空间中的女性
2019年7月6日 空格·艺术沙龙 第五期
林琳与邓圆也作为“家庭妇女讨论群”策展组的代表,与写作者张腾进行对话,以影像作品《厨房里的符号学》与展览作品《甜蜜的家》为基础,延伸和讨论关于女性、家庭(社会组织单位)和空间之间相互建构的动态关系。
由莫万莉、邓圆也、林琳策划的展览《甜蜜的家》获得了由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创立的“青策计划2017”的委任并在场馆中得以实现。
美国女性艺术家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于1975年创作录像作品《厨房里的符号学》。罗斯勒在录像里,按照从A到Z的顺序,逐一展示和介绍了家庭主妇在厨房里日常所用的器具。艺术沙龙以作品《厨房里的符号学》与展览《甜蜜的家》为基础,延伸和讨论关于女性、家庭(社会组织单位)和空间(存在命题或工具)之间相互建构的动态关系。
邓圆也、林琳再现了《甜蜜的家》的策展过程和思路。作为拥有建筑学和人类学背景的策展人,她们的策展思路与常规的艺术展有所不同。5位艺术家(组合)的作品被选择放置到由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合作完成的空间,分别象征着家务劳动的劳动空间、探索伦理禁忌的伦理空间、多样家庭关系的亲密空间、个人私密的疗愈空间和打破常规的非核心家庭空间。
在这个展览中,冲击人心的是展览中大量的甚至是过量的建筑学、人类学还有很多其它文献的“规训之墙”。策展人通过跨界的策展方式为观众挖掘全球各种不同的家庭形式和家空间的多种形态。同时,她们的策展方式也打破了艺术领域中人们习以为常的模式。


邓圆也
《Wallpaper*卷宗》中文版编辑总监、建筑学与人类学青年学者。她关注城市与乡村的物质形态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曾参与多个城乡发展的相关项目。邓圆也是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团队成员、PSA 2017青策计划入选展览《甜蜜的家》策展人。邓圆也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人类学哲学硕士后,目前为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博士候选人、MIT建筑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哥伦比亚大学GSAPP访问学人。

林 琳
ArchiTemp 合伙人/主持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候选人、Università IUAV di Venezia(威尼斯建筑大学)访问学人。她的研究方向包括都市人类学与历史遗产保护。她长期关注城市空间在历史进程中,文化与社群的互动关系,林琳也是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团队成员、北京OCAT中心研究型展览“止物”方案展的策展人、PSA 2017青策计划入选展览《甜蜜的家》策展人。

张 腾
写作者。2015-2017年 任独立艺术媒体“燃点Ran Dian”市场代表,现居住于上海。长期为多家媒体撰稿,文章见于《典藏今艺术》、《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碎片》、《ArtAlpha艺术阿尔法》、《Elle家居廊》及自媒体平台《Prince Art Journal》。
空间中的女性
2019年7月6日 空格·艺术沙龙 第五期
林琳与邓圆也作为“家庭妇女讨论群”策展组的代表,与写作者张腾进行对话,以影像作品《厨房里的符号学》与展览作品《甜蜜的家》为基础,延伸和讨论关于女性、家庭(社会组织单位)和空间之间相互建构的动态关系。
由莫万莉、邓圆也、林琳策划的展览《甜蜜的家》获得了由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创立的“青策计划2017”的委任并在场馆中得以实现。
美国女性艺术家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于1975年创作录像作品《厨房里的符号学》。罗斯勒在录像里,按照从A到Z的顺序,逐一展示和介绍了家庭主妇在厨房里日常所用的器具。艺术沙龙以作品《厨房里的符号学》与展览《甜蜜的家》为基础,延伸和讨论关于女性、家庭(社会组织单位)和空间(存在命题或工具)之间相互建构的动态关系。
邓圆也、林琳再现了《甜蜜的家》的策展过程和思路。作为拥有建筑学和人类学背景的策展人,她们的策展思路与常规的艺术展有所不同。5位艺术家(组合)的作品被选择放置到由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合作完成的空间,分别象征着家务劳动的劳动空间、探索伦理禁忌的伦理空间、多样家庭关系的亲密空间、个人私密的疗愈空间和打破常规的非核心家庭空间。
在这个展览中,冲击人心的是展览中大量的甚至是过量的建筑学、人类学还有很多其它文献的“规训之墙”。策展人通过跨界的策展方式为观众挖掘全球各种不同的家庭形式和家空间的多种形态。同时,她们的策展方式也打破了艺术领域中人们习以为常的模式。


邓圆也
《Wallpaper*卷宗》中文版编辑总监、建筑学与人类学青年学者
她关注城市与乡村的物质形态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曾参与多个城乡发展的相关项目。邓圆也是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团队成员、PSA 2017青策计划入选展览《甜蜜的家》策展人。邓圆也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人类学哲学硕士后,目前为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博士候选人、MIT建筑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哥伦比亚大学GSAPP访问学人。

林 琳
ArchiTemp 合伙人/主持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候选人、Università IUAV di Venezia(威尼斯建筑大学)访问学人。她的研究方向包括都市人类学与历史遗产保护。她长期关注城市空间在历史进程中,文化与社群的互动关系,林琳也是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团队成员、北京OCAT中心研究型展览“止物”方案展的策展人、PSA 2017青策计划入选展览《甜蜜的家》策展人。

张 腾
写作者。2015-2017年 任独立艺术媒体“燃点Ran Dian”市场代表,现居住于上海。长期为多家媒体撰稿,文章见于《典藏今艺术》、《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碎片》、《ArtAlpha艺术阿尔法》、《Elle家居廊》及自媒体平台《Prince Art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