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中的人 — 中国园林的当代艺术实践

2019年10月12日    空格·艺术沙龙    第七期

本次活动邀请当代艺术家、策展人沈瑞筠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欣一同进行沙⻰对话。对话从沈瑞筠的创作实践开启,讨论中国园林中所隐含的“平衡”与“多元”的关系,探索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及其对当代人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启发。 

“时空中的人——中国园林的当代艺术实践”是由⻓石艺术基金会主办的「空格」 艺术沙⻰系列中的第七期。本次活动邀请当代艺术家、策展人沈瑞筠与中国美术 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欣一同进行沙⻰对话。对话从沈瑞筠的创作实践开启, 讨论中国园林中所隐含的“平衡”与“多元”的关系,探索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及其 对当代人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启发。

 

中国园林是沈瑞筠⻓期的策展研究与艺术实践的主题,她一直关注中国人如何理解“人与环境”的问题。通过细心观察她的作品,我们就能发现它们绝非中国元素的堆砌。她巧妙地把造园的技巧揉合到她的多媒体空间中,创造出可大可小的“微缩世界”。

 

在本次沙⻰对话中,沈瑞筠介绍了她的实践历程,以及陈述她如何从线描开始探 索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把二维的线变成三维物体;虚实互换,模糊平面和立体的 界限;以动画装置等媒介,邀请观众进入作品,通过游历和经验使观者获得新的认知。

 

在沙⻰的后半部分,建筑师王欣加入对谈,以中国园林和山水画作为介入点,评析沈瑞筠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探讨园林中所蕴含的东方哲学,从而展开更广泛的与当代生活和性别议题相关的讨论。

关于对话嘉宾

沈瑞筠

当代艺术家、策展人。她的作品参加了第八届深圳水墨双年展和深圳·香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及第六届广州三年展,也曾在美国、意大利、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展出。她的作品被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收藏、帝豪奇·德隆收藏馆收藏。

 

沈瑞筠曾是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2014-2017),目前担任旧金山和巴黎卡蒂斯特的中国项目总监。

王 欣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造园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乌有园》主编。从事传统中国文人造园艺术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探索与创新。

 

代表设计作品有:《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公园主题建筑“红房子”》、《松荫茶会》、《园林作为文人的空间姿态·五种》、《竹海钩沉》等。著作《如画观法》,编著《乌有园·第一辑:绘画与园林》、《乌有园·第二辑:幻梦与真实》、《乌有园·第三辑:观想与兴造》。

时空中的人 — 中国园林的当代艺术实践

2019年10月12日 空格·艺术沙龙 第七期

本次活动邀请当代艺术家、策展人沈瑞筠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欣一同进行沙⻰对话。对话从沈瑞筠的创作实践开启,讨论中国园林中所隐含的“平衡”与“多元”的关系,探索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及其对当代人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启发。 

“时空中的人——中国园林的当代艺术实践”是由⻓石艺术基金会主办的「空格」 艺术沙⻰系列中的第七期。本次活动邀请当代艺术家、策展人沈瑞筠与中国美术 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欣一同进行沙⻰对话。对话从沈瑞筠的创作实践开启, 讨论中国园林中所隐含的“平衡”与“多元”的关系,探索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及其 对当代人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启发。

 

中国园林是沈瑞筠⻓期的策展研究与艺术实践的主题,她一直关注中国人如何理解“人与环境”的问题。通过细心观察她的作品,我们就能发现它们绝非中国元素的堆砌。她巧妙地把造园的技巧揉合到她的多媒体空间中,创造出可大可小的“微缩世界”。

 

在本次沙⻰对话中,沈瑞筠介绍了她的实践历程,以及陈述她如何从线描开始探 索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把二维的线变成三维物体;虚实互换,模糊平面和立体的 界限;以动画装置等媒介,邀请观众进入作品,通过游历和经验使观者获得新的认知。

 

在沙⻰的后半部分,建筑师王欣加入对谈,以中国园林和山水画作为介入点,评析沈瑞筠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探讨园林中所蕴含的东方哲学,从而展开更广泛的与当代生活和性别议题相关的讨论。

关于对话嘉宾

沈瑞筠

当代艺术家、策展人。她的作品参加了第八届深圳水墨双年展和深圳·香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及第六届广州三年展,也曾在美国、意大利、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展出。她的作品被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收藏、帝豪奇·德隆收藏馆收藏。

 

沈瑞筠曾是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2014-2017),目前担任旧金山和巴黎卡蒂斯特的中国项目总监。

王  欣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造园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乌有园》主编。从事传统中国文人造园艺术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探索与创新。

 

代表设计作品有:《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公园主题建筑“红房子”》、《松荫茶会》、《园林作为文人的空间姿态·五种》、《竹海钩沉》等。著作《如画观法》,编著《乌有园·第一辑:绘画与园林》、《乌有园·第二辑:幻梦与真实》、《乌有园·第三辑:观想与兴造》。